在农林业生产中,起重机的安全使用规则是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设备正常运行及生产效率的关键。以下是一些核心的安全使用规则:
一、操作人员资质与培训
持证上岗
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证书,熟悉起重机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技术。
定期复训
操作人员需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掌握最新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理技能。
二、设备检查与维护
作业前检查
检查动力装置、钢丝绳、滑轮、锚桩等关键部件,确保无磨损、断裂或松动。
确认制动器、限位器、防风装置等安全装置功能正常。
日常维护
定期润滑转动部件,清洁电气设备,防止锈蚀和短路。
检查钢丝绳磨损情况,及时更换达到报废标准的钢丝绳。
三、作业环境与操作规范
场地要求
作业场地应地面平整、基础坚实,支腿下方需垫木块或钢板,防止倾覆。
禁止在倾斜地面、松软土质或高压线附近作业。
载荷管理
严禁超载作业,吊运前确认物体重量,避免偏载或斜拉。
起吊时,木捆离地0.5米需暂停检查,确认捆挂牢固后再继续起吊。
指挥与信号
作业时必须严格按指挥信号操作,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
紧急停车信号需立即执行,指挥信号不清时需停车询问。
四、安全距离与防护措施
人员安全距离
起吊时起重臂、木捆下方及回转范围内严禁站人。
吊运时不得从人员上方通过,吊臂下方禁止逗留。
设备安全距离
两台起重机作业时,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塔身保持至少2米距离。
高位起重机与低位起重机垂直方向间隙不得小于2米。
五、特殊情况处理
恶劣天气
风力大于6级时停止作业,并用防风装置锁定起重机。
雷雨、大雾等恶劣天气禁止使用起重机。
突发故障
作业中如遇断电,需将所有控制手柄扳回零位,检查起重机状态后再恢复作业。
制动器失灵时立即停车处理,禁止带故障运行。
六、林业专项要求
木材装卸
拆楞时必须从上往下逐层进行,严禁站在楞垛上方操作。
装车时粗大原条装底层,木捆吊上汽车后需用刨钩调整摆正。
森林防火
禁止在起重机上吸烟,定期检查灭火器,使用电焊机时需专线接地。
七、记录与交接
作业记录
每日填写工作日记,记录设备运行状态、维护情况及异常问题。
交接班
交接班时需详细说明设备状况、未完成作业及注意事项,确保连续作业安全。
八、违规处罚
违反安全规则的操作人员将受到警告、罚款或吊销操作证的处罚,情节严重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总结:农林业生产中起重机的安全使用需从人员资质、设备维护、作业规范、安全距离、特殊情况处理等多方面严格把控。通过强化培训、定期检查、规范操作及应急准备,可有效降低事故风险,保障生产安全。